您的位置: 首页 >立德树人>制度建设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制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次数: 【字体: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制度

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提升学校对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于溺水后果的危险意识,提高广大家长在防溺水中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预防溺水工作正能量的舆论氛围,学校以“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方针,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重在教育”的原则,加强对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发生。

、工作目标

以不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溺水事故为目标,以学校周边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每学期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师生及家长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体家长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组织领导

为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溺水、保安全,确保不出安全事故,学校成立校园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分工如下:

组长:王建鹏、郭俭

负责在市教局安全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其指示精神,全面指挥校园防溺水教育及应急工作。

副组长:于朝、左茜、臧雪

根据防溺水工作出现的情况,为组长提出工作方案。及时分析汇总,为组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协助教育局和学校做好预防学生溺水的统筹协调工作

成员:姜晶、张晓燕、孙赟杰、高智慧、邴丽萍、肖传龙、刘昕瑜、王德文、郑晓、刘懿莹、辛念

在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检查、监督防溺水措施及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负责每日一报和周报和月报情况。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注重实效

切实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帮助监护人提高法律水平,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念。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以生命无价的责任心为着力点,高度负责地做好学生预防溺水工作,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二)落实保障,有序推进

以建立科学、有序、高效的预防溺水工作机制为目标,保障工作场所、办公设备、网络传输、日常补贴、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创新防溺水工作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有序推进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顺利进行。

)分工协作,源头防范

完善防溺水工作机制,强化从源头防范,要求班级设立或者指定专门人负责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落实家长责任,综合推进防溺水工作,建立并实行防溺水责任负责制。每周对学校所在区域的水域全覆盖巡查一遍,发现的隐患,及时制止或上报。

四、工作方案

(一)开展常态化的安全教育

学校每月召开一次防溺水联席会议,厘清部门职责,压实责任,联防联控。学校成立一个工作专班,6月-10月份,常态化对学校的防溺水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学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与警示教育。建立警示教育平台,通过横幅、微信推送警示案例、广播、电台等多种途径,加强假期间的经常性防溺水警示教育。

(二)做到防溺水工作的“六个一”

1.建立一套详细的包靠台账。各学校严格落实“三包靠”制度(学校班子成员包级部,级部包班级,老师包学生),突出关注等重点人群,实行包靠管理,对男生、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家中无人照管学生,做到“一对一”包靠,建立包靠台账。

2.成立一个班级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各个班级在班内成立校外安全防护小组,相互提醒监督。

3.开展一次假期前“三堂课”。学校在假期前均要组织“三堂课”(面向所有教职工的安全部署课、面向全体家长的安全提醒课和面向所有学生的安全教育课)

4.签订一份防溺水责任书。各学校要与每位学生家长签订假期安全责任书,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告诫家长对孩子外出的监管要做到“四个清楚”(清楚孩子去哪里和谁在一起、出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坚决让孩子做到“六个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或到危险水边玩耍嬉水;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遇他人溺水时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5.建立一套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按照“1530”的要求,通过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观看警示片、推送警示案例等多途径、多形式全面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常识和意识。

6.建立一个假日平安日报告机制。假日期间,通过班级微信群等途径,每天进行家校沟通,掌握学生的安全情况。

(三)班级开展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

学校组织各班级开展一次以“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为主题的班会,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常识,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防、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人人懂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防事故(意外)的良好氛围。增强每一位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出一期防溺水防意外事故黑板报。并在宣传窗口中展示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四)组织“珍爱生命 杜绝溺患”签名

举行一次 “珍爱生命 杜绝溺患”签名仪式,要求学生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承诺其不轻易嬉水游泳。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学校要结合班级教育的实际需要,给学生布置一篇防溺水教育作业,也可以是心得体会征文竞赛等,以营造浓厚的校园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使学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

学校向家长发放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

学校向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并要求家长签字确认,信中要着重防溺水教育及警示,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与每位学生签订 “不”承诺书: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去情况不明、又无家长在场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水坑戏水玩耍。

举办防溺水讲座

举行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以防溺水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主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七)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一幅宣传横幅,营造氛围

标语内容如下:

1.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2.齐抓共管,联防联动,严防溺水事故。

3.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4.严密防范,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

五、溺水事故应急处理

1.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应第一时间到场并按照规定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学校保卫处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力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现场警戒,设立保护区,防止再次发生意外。负责收集和分析突发事件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具体措施,协调相关处室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3.校医立即观察伤者受伤情况、部位,开展应急抢救。

4.立即将坠楼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门卫要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有序地处理事故,为坠楼人员的营救工作争取时间。

5.相关老师,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属,协助分管校长接待来校的家属,做好后续安慰工作。

6.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安抚等工作;按照相关规定配合政府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关注事件发展,控制恶化态势,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六、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  

发生溺水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并立即向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学校及时启动本预案,并立即将事故概况快速报告当地政府、教育局、公安部门。

2.时间要求

发生溺水事故时,应及时向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报告。  

3.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情况。  

七、附则

1.本制度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管理、解释、实施。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