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团队建设

【经济快讯】珠宝学子探秘国粹 非遗技艺淬炼匠心——2024级1班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6 浏览次数: 【字体:
 “蓝韵流芳·炫彩生辉”——第十二届【京珐】景泰蓝非遗技艺艺术精品展在青岛工美四楼艺展中心璀璨启幕。为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深化对传统工艺的理解,2024级1班团支部组织同学赴展参观学习。此次展会荣幸邀请到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先生亲临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度的非遗技艺大师课与沉浸式体验。

展厅内,琳琅满目的景泰蓝艺术精品以其独特的金属质感、绚丽的珐琅色彩和精妙绝伦的工艺,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作为已有一定珠宝专业基础的学生,大家带着对珠宝材料(珐琅釉料)和设计美学的初步认知,近距离欣赏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时,心情格外激动。同学们不仅为传统技艺所展现出的神奇魅力与登峰造极的工艺水平所震撼,更积极运用课堂所学,从专业角度观察作品的造型设计、金属胎体处理、釉料色彩搭配与过渡、表面打磨抛光等细节,思考其与珠宝首饰制作技艺的共通之处。这次高水平的艺术观摩,为后续更深入的专业技能学习铺垫了宝贵的审美基石,也激发了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珠宝设计融合的思考。

活动的核心环节,钟连盛大师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了景泰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价值、历史沿革及其核心技艺的精髓,尤其重点剖析了“点蓝”这一关键工序的技术要点与美学追求。同学们结合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认真聆听大师的讲解,积极思考其中的工艺原理,眼神中充满了对传统智慧的敬仰和进一步探究的渴望。

理论讲解后,在钟大师的亲自示范与指导下,同学们热情投入到铜胎珐琅点蓝的实践体验中。将课堂上接触过的色彩理论和初步的动手能力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同学们才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 看似简单的釉料填涂,在实际操作中充满了挑战。釉料的浓稠度控制、色彩的精准分区与过渡、避免混色以及釉层厚薄的均匀性,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高的专注力、手部稳定性和对材料的细腻感知。正如同学们在体验后感慨:“理论知识告诉我们原理,但亲手操作才发现,大师作品中那‘一点点小小的颜色’的精准呈现,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千锤百炼和深厚功力。” 这次实践,让同学们对“匠心”精神有了更切肤的体会,也深刻认识到自身专业技能的精进之路还很长。活动尾声,同学们怀着满满的收获与对大师的敬意,与钟连盛先生合影留念。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与国家级非遗瑰宝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与匠心教育课。 通过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置于高水准的真实工艺场景中进行观察、体验与反思,同学们深刻领悟到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与传承的艰辛,切实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审美鉴赏力和追求卓越技艺的信念。

学校将持续丰富主题团日活动的内涵与实践平台,让同学们在沉浸式文化体验和专业实践中开阔视野、锤炼技能、涵养匠心,努力成长为兼具文化传承使命与创新设计能力的珠宝行业栋梁之才。

撰稿人:2024级1班团支部

审稿人:郭俭   刘懿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