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先锋模范>学习园地

工匠精神进校园系列讲座(三)——“311”人才培养工程暨王炳交劳模精神进校园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要先守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灯塔……”2018年10月30日下午,经济学校的学术报告厅里传出阵阵掌声,全国劳动模范王炳交走进校园,给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动的讲座,全校120名优秀学生代表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实习就业处高智慧主任主持。

王炳交,1957年2月出生,山东日照人,青岛市政协委员、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团岛灯塔长,今年青岛上合峰会开幕式灯塔上升国旗的旗手。他以塔为家,在团岛灯塔上默默守护了42年,为进出青岛港的船舶准确助航。2010年自建航标展馆,他担任义务讲解员,先后接待过参观团千余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他研制的“航标灯状态自动监控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他先后做出二十多项重大技术革新,于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3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6年获得交通运输部“最美航标工”称号。

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到全国劳模的成长经历,言语间饱含着对航标事业和伟大祖国的深沉热爱;他将自己重走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的亲身体验娓娓道来,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四十分钟的讲座,六十多岁的他一直精神饱满,情绪激昂,中间穿插朗诵了六首自己创作的诗歌、演唱了一首自编的爱国歌曲,他勉励同学们:“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吃不愁喝不愁,学习要更上一层楼……”

听完讲座,大家意犹未尽。2017级6班的薛凤同学热泪盈眶:“他那种爱国情怀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以后要像他那样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抓住机遇,主动学习。”2017级11班的朱晓萌同学说:“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坚守四十多年真的很不容易,他能把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我要向他学习,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做出出色的本职工作。”

本次讲座,正如高智慧主任总结所说:“他42年爱国爱党爱岗,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受益,让经济学校涌现出更多的优秀毕业生。”王炳交身上折射出新时代航标人的精神风貌,他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航标灯,照亮在场每一个人的人生航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