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徒到顶岗,医药专业学子的完美蝶变——经济职校与益青生物科技公司共施现代学徒制显成效
青岛益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专业生产机制空心硬胶囊的骨干企业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全自动机制空心硬胶囊的历史,成为中国胶囊制造业的开拓企业。公司现为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2017年9月,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15级药物生产技术5班的同学和家长,在青岛益青生物科技股份公司隆重举行了现代学徒制启动仪式。此前,校企双方经过多轮研讨,为本届学徒班共设立了溶胶配色、溶胶辅助、主机操作维修、模具维修、人工分选、微生物检测、理化检测、中间控制共8个岗位,开始了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新尝试。历经一个学期,在企业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车间和岗位师傅们手把手的耐心教导下,学徒们勤奋学习,认真工作。按照企业岗位要求,陆续进行了出徒考试,43名同学顺利通过考核,转入顶岗实习阶段。
转入顶岗实习的学生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优秀的综合素养。2018年3月,全体学徒生的实习津贴平均超过3000元,药品检验岗位的陈亚鑫拿到了4974元,付兴玉拿到了4602元,闫慧云拿到了4344元,孔云飞拿到了4060元。公司总经理杨涌对学生们的表现啧啧称赞:“益青生物接收了10所中高职院校的实习生,经济学校的学生表现优异,综合考评名列前茅,他们是经济学校最靓丽的名片!”
双方合作三年来,学校每年都给企业输送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2017年10月,校企双方经多轮磋商,举行了“办学入企”签约仪式,益青生物拿出1.6万平方米的厂房作为经济学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专用实习实训车间。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技师轮流进行理论授课和实操训练,学生们在企业车间的实境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经济职校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校企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